10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介紹201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中國日報網10月21日電(遠達)10月20日,中共十八屆四中全在北京開幕。有外媒分析認為,四中全會推進法治改革有望對經濟和商業帶來積極影響,商界人士對此期待很高;中國未來反腐將是一場持久戰,這有助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
  路透社10月19日發表題為《企業關註中國在重要會議上探討司法改革》的文章稱,本周中國將啟動重要的司法改革,試圖限制地方官員對法院審理案件的影響,此舉得到企業管理人員的密切關註,他們希望此舉將會使司法體制更加公正。
  由於司法改革的目標在於讓人們相信司法體制的公平性,以減少引發社會動亂的根源,因此這些舉措有很強的經濟原理。
  10月15日,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在《人民日報》上撰文寫道,沒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就無從談起經濟增長。
  李曙光寫道,保護知識產權和合同是經濟發展和增長的前提條件,當前的制度存在問題,政府有很大的空間濫用權力。為了未來經濟的健康發展,法治將需要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市場商業新聞網10月19日發表Marie Singer題為《中國進行司法改革,可能讓外企受益》的文章稱,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企業希望,在本周四中全會實施司法改革之後,他們被盯上的次數會減少。據政府媒體稱,四中全會的目的是減少地方政府對法院審理案件的影響,避免法官成為傀儡。
  中國商業界普遍認為,由於法官通常對地方政府和黨政機構負責,而它們有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保護,所以案件受到公正審理存在難度。
  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促使中國改善司法制度。因為一國經濟要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它必須要有嚴格的司法制度來保護知識產權和合同。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文網10月20日轉載中央社報道稱,中共18屆四中全會主題“依法治國”看似與資本市場關係不大,但外資機構認為,四中全會有望深化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對經濟增長來說將是利多。
  消息引述香港《信報》財經新聞報道,花旗集團指出,中共18屆四中全會討論“依法治國”後,中國未來反腐將是場持久戰,而且更加制度化,這有助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
  花旗認為,四中全會也可能會檢視目前改革的進度,闡述未來改革的輕重緩急,並預料將增加討論國企和土地改革議題。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指出,中國中央企業改革啟動具有正面信用影響。穆迪表示,央企將加快重組並註資香港上市公司,7月以來“改組國有資本”、“引入民資混合所有制”等央企改革也將進入高潮。
  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表示,四中全會讓投資人有機會瞭解中國是否朝既定的改革與國際化目標邁進。他指出,市場將密切關註中國在鬆綁法規、改善社會安全網和財政改革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里昂證券稱,股市表現與中共中央全會召開有正相關性。如果剔除全球金融危機,會議前兩周股市平均漲幅達3.2%。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表示,“依法治國”與股市關係看似不大,但實際意義重大。
  另外,中金公司預期,貫徹執行“依法治國”,將進一步釐清當前中國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清的核心問題,有助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整體經濟和獲利增長的持續性。
  路透社10月19日發表題為《中國將加強紀檢機構權力》的文章稱,中國領導人通過反腐行動發出信號,即中國經濟無法再承受猖獗腐敗的侵蝕。官方媒體新華社在發佈全會綱領時說,領導層一致認為,法治是中國維持經濟增長、清除腐敗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任職的研究人員裴敏欣說,中國經濟每年因詐騙、回扣和其他腐敗行為而付出的直接代價比他五年前預計的860億美元高出數倍。
  據香港瑞東集團(Reorient Group Ltd.)稱,一場持續的反腐敗行動對商業來說是好消息,可以起到鼓勵投資的作用。該公司中國經濟學家Steve Wang說,幾年前開始的對鐵路部門高級官員的調查使得鐵路設備供應商成為瑞東最為青睞的投資目標之一,因為現在它們的估值是依據它們“相對先進”的技術,而不是它們的政治聯繫。
(原標題:外媒看四中全會:深化改革、持久反腐有利於經濟增長 - 中文國際 -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y89wybav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